2013-04-17

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与殷志强先生相识,纯属偶然。一次妙瑞可 冰种紫罗兰黄翡蝶恋花天然翡翠手玩件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谈书时,学术图书中心主任杨金荣编审与我谈起一个人,他就是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华玉文化中心顾问殷志强先生。并送我一套3册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玉文化丛书:《说玉道器———玉器研究新视野》、《鉴玉甄宝———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品读之中,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激起了笔者采访他的欲望。
  从“斯坦福”玉、“赛克勒”玉到“旧金山”玉,他马不停蹄地遍寻中国玉器的倩影
  殷志强先生2008年岁末获得了一次赴美学习培训的机会,时间近一个月。在这近一个月学习培训的业余时间里,他不辞辛苦跑遍了全美几个大的且十分有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寻访到近万件中国玉器珍品,并拍摄了2000多幅十分珍贵的玉器珍品照片,还搜集获赠不少相关的图书和资料。虽然探寻的过程很累,别人以前也没有像他那样专门针对中国玉器珍品作过专程的探访,但殷志强先生觉得很值,因为他圆了自己一个几十年的探寻之梦。正如殷先生所言:“我在短时间里从美国的西部飞到东部,能静下心来仔细端详、对话这些‘侨居’他国的‘中国骄子’,感慨良多,收获颇丰。”接着,殷先生为笔者讲述了多个关于美国藏中国玉文化的故事……
  “斯坦福”玉的故事
  所谓“斯坦福”玉,即收藏在斯坦福大学博物馆里的斯坦福家族所收藏的中国古代玉器。殷志强先生介绍,说到斯坦福其人其校其馆,这里还有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
  老斯坦福曾担任过美国加州的州长。1884年,老斯坦福和妻子珍妮带着子女在欧洲旅游时,独生儿子小斯坦福不幸感染伤寒而早逝。悲痛万分的斯坦福夫妇回到美国后,即决定捐出2000万美元,同时还将农场以及斯坦福家族的藏品也捐了出去,并用捐出去的这笔钱建立一所大学来纪念他的儿子小斯坦福。
  殷志强告诉笔者,斯坦福大学博物馆虽然展出的玉器不多,但却很有特色。主要是早期中国玉器、清代玉器痕都斯坦玉,以及鼻烟壶四个部分。这里的中国玉器有独立的展柜,共展出了20件玉器。其中有龙山时期的玉钺、商代玉鱼、玉蝉、东周时期的玉带钩、饰纹玉牌、玉环、汉代玉璧等。
  “赛克勒”玉的故事
  与“斯坦福”玉同样,华盛顿特区的赛克勒美术馆所收藏的中国古玉自然地被称为“赛克勒”玉了。赛克勒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出生、成长于美国纽约。这位赛克勒先生还是位双学位的博学之士,既为文学学士,亦是医学学士。赛克勒美术馆等多座美术馆、文物展示馆,均为赛克勒赞助建成。
  殷志强说,赛克勒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上世纪30年代,他就曾募捐支持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救治抗日将士。70年代,他曾受到中国政府的热情邀请,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供过决策咨询。1976年,赛氏访问中国时,即决定与北京大学合作兴建一所用于教学的博物馆。
  赛克勒美术馆绝大多数藏品为赛克勒于1987年捐赠。赛克勒美术馆的中国玉器种类比较多,有璧、琮、璋、璜、圭等玉礼器,有戈、钺、刀等玉兵器,有猛琥、苍珑、凤鸟、飞鹿、神人等像生玉,还有玉剑具、玉杯、玉带钩、玉镯、玉洗等实用玉器。
  “旧金山”玉的故事
  所谓“旧金山”玉,自然也是指收藏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的玉了。这里的中国玉器就有1200多件。有意思的是,亚洲艺术博物馆所陈列中国艺术品的名称均使用中文标明,这一点在国外的博物馆确实罕见。虽然殷志强能看懂英文说明,能用英语与西方人士交流,但在美国博物馆能看到用中文标明中国的文物,自然感到十分亲切。殷先生告诉笔者,这座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品也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叫布伦戴奇。
  说起布伦戴奇,这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此人曾经担任过美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当他1971年决定在离任后移居德国安度晚年时,慷慨地将他所有的收藏品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献给了生养自己的国家。
  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殷志强自然重点参观考察了这里的玉器陈列。殷先生介绍,这里的玉既有良诸文化玉璧、玉琮、三叉型器、红山文化玉箍形器,又有大量先秦时期的璧、璜、牙璋、环、珑、凤、神人神兽、玉剑具等礼仪玉、丧葬玉,更多的是十五世纪以来的玉杯、玉瓶、玉洗、玉炉、玉壶、玉盘、玉鼓、玉砚、玉玺、玉笔、玉山子、玉插屏、玉人、动物玉雕等陈设玉、文玩玉,可谓应有尽有。这里的玉器产地较为广泛,展览中还表明玉器来源、文化性质、所属时代、生产地情况。可谓一部中国玉器文化史、玉器艺术发展史的缩影。
  和笔者谈起在美国访玉,殷先生十分感慨,他说美国藏家十分爱好收藏中国的玉器,而且他们好多还是出色的企业家,同时也是艺术收藏家,还是慈善家。他们既收藏玉器,又收藏与玉器同一时代的其他文物,或与其他文物比照,因而这些人收藏的中国早期的玉器比较精美。美国收藏者为了收藏好中国玉器,还深入中国旅行,并尽可能接触中国玉器的原产地、聚散地,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这种收藏方法,不仅避免了盲目收藏,而且能寻找到中国玉器的艺术风格、特征和玉器艺术的真谛。因此,美国收藏家手中的中国玉器赝品少,从而保证了精品多和真品多。殷先生还告诉笔者,美国收藏家收藏中国玉器还有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家族收藏,不少重要的中国玉器的积累都是花费了全家人或者两代人的心血。而且对于收藏品的最终归属都是捐赠给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有幸看到这么多保存完好、这么精美的中国玉器。
  “毛泽东赠尼克松玉”的故事
  玉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文物,玉文化曾经是美国人民认识中华灿烂文化的途径之一。采访中,殷志强先生就为笔者披露了一件国内一般民众尚不知晓的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赠送玉的趣事,那就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总统及美国政府玉的故事。
  1972年,毛泽东主席、周恩事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将一件精美的活链玉瓶作为珍贵的国礼赠送给了尼克松总统。这件活链玉瓶并非一件简单的现代玉器,而是体现着当代中国最高玉器雕琢的工艺水平。选中这件玉器作为国礼,不仅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也寄托着中国领导人对中美两国人民对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良好期许和祝愿。因为玉瓶的“瓶”,与平安之“平”谐音,活链系着玉瓶,意味着平安长久、健康发展之意,又具连绵不断、千年不朽,可谓寓意深长。殷先生感慨道:40年来的“中美关系发展表明,当年中国领导人以活链玉瓶表达中美关系的愿景,是多么的含蓄、贴切,又是多么地意味深长。这与《时代周刊》称尼克松总统的中国之行是‘冒险之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也说明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更说明中国玉文化、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殷先生所言极是 殷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历史博物馆总统特别展览中就见到了这件精美的活链玉瓶。这是件新疆和田青白玉雕琢而成的活链玉瓶,因为我们以前谁也没有见到过这件玉瓶,所以殷先生特地为笔者进行了一番描述。总统特别展览上,除了这件活链玉瓶外,还附有当年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图片,以此来说明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的重要意义。这件活链玉瓶现在是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藏品。殷先生说:“美国博物馆对一件当代中国玉瓶,赋予如此重要的意义,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不能不说明美国政界、学术界对中国玉器在中国人、美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有深刻的理解,谱写了中国玉器在中国外交史上的新篇章。”
  助力赴美访玉:钻研玉文化数十载藏古今中外玉文化书籍,攻克语言难关
  采访前,笔者翻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志强这套玉文化书时,在佩服的同时,又不禁产生疑问,美国的多所有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又不在一处,一个人怎么能在短期内跑遍这些博物馆?辨识成千上万件玉器藏品,并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又如何在短期内写出这么漂亮有水平的书来呢?采访之中,随着殷先生的娓娓叙述,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窦。
  他学习中国玉文化的两本书居然来自美国,而且是美国人写的
  原来殷志强早在南京大学读书期间,就已开始了玉文化研究。毕业后来到文博行业,在南京博物院干了19年,南京艺术学院教了3年书,民革江苏省委任上到目前也工作了11年。这期间,他不是在文博行业接触玉,就是在工作之余研究玉。因此,殷先生研究玉文化至少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
  说起来你或者不相信,殷志强研究玉的道路居然与美国有关。因为他早年研究玉,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几位美国学者的中国玉器研究专著。而这些专著里的玉,就是数千年前的中国古玉,它们其后“侨居”美国后而被美国学者关注而研究,然后这些研究成果又影响了殷志强。难怪殷先生说起散居在美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里的玉有似曾相识之感呢。
  不要以为殷志强先生当年“崇洋”,而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关于玉文化研究的书太少,南京图书馆中文的也只有一本清末吴大徵所写、1889年出版的《古玉图考》。因为已列入古籍,无法借出,只能借到没有人看过的1912年版美国人罗佛英文版原著《说玉: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的研究》,和1938年版的美国学者萨尔莫尼所写的《古代中国玉雕》。这两本书伴随着殷志强,在江苏苏北神居山汉墓考古工地上度过一个个寂寞的夜晚。
  其后的上世纪90年代早期,殷志强已对中国玉器有了相当的了解。巧的是这时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馆长、中国文物艺术史专家美国人罗覃博士和旅美香港学者、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同为中国艺术史专家的屈志仁先生来南京博物院访问。
  说起来真是有缘份,院领导挑中殷志强全程陪同两位大专家进入库房挑选文物赴美展览。同时,还陪同他们到镇江、无锡博物馆挑选文物一并赴美展出。有此大好机缘,殷志强自然不放过,随时向两位专家请教了许多中国玉器问题。当然,两位专家也十分热情地向殷志强介绍了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器的情况,并欢迎他去美国研究中国玉器。屈志仁还送给殷志强一本他新著的《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玉器》。其后,罗覃馆长返美后也给殷志强寄来了他编著的书,以及许多美国馆藏中国玉器的彩色反转片,并特地允许殷志强在他即将在台湾出版的《古玉至美》一书中使用。
  赴台巡讲玉文化,再次遭遇美国玉文化研究成果
  1996年9月,殷志强应台湾中国玉学会的邀请赴台进行为期三周的全岛中国玉文化巡回演讲。巡讲过程中,又获得了台湾朋友相赠的许多研究参考图书。这些图书当中有3本是与美国藏中国玉器有关。一本是《古代中国玉器》,另外两本为《海外遗珍·玉器一、二》卷。这3本书使殷志强大大加深了对美国藏中国古玉的认知和了解。
  为了研究中国玉器以及流失海外的中国玉,殷志强先生早年就攻克了英语关,能直接阅读英文玉器专著,并可以用英语直接交流。他还粗通日语,阅读、对话亦无问题。为了研究中国玉文化,殷先生四处搜寻古今中外关于研究中国玉文化的书,凡是他能找得到,他都将其收入囊中。对于美国所藏中国玉器的详细了解,可以说是烂熟于胸,只是未能目睹罢了。因此这次利用赴美学习的机会才能“驾轻就熟”地饱览了上述美国博物馆、美术馆。就是这样,他为了抓紧一切时间,专拣玉器展台精心观摩,并注意用心收集美国关于玉器、玉文化的资料。没有水喝,就忍一忍;站得累了,就揉一揉。每天寻访参观结束,不顾疲劳,他还要及时地将当天所拍的关于玉器的照片分类整理,并加以说明。否则,一个月下来,所拍到的2000多张美国藏玉的照片岂能清晰辩认?
  因为时间紧的缘故,殷先生还留下一些遗憾。例如他年轻时学习过的《说玉: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的研究》一书的作者罗佛捐赠给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精美的玉器,末能造访。所幸的是殷先生的公子近期亦赴美学习,他为父亲拍到了400多张精美的彩色玉器图片,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殷先生说,他准备在《旅美华玉》再版的时候,把这个遗憾补上。 (本文图片由殷志强先生提供)

本篇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TAG:探寻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

玉器收藏 以“君子”为友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玉器收藏 以“君子”为友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和田羊脂白玉雕件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周南》
  和田美玉,当你目光凝视,它温润柔和;当你以肌肤触碰,它坚质清凉。佩戴摩挲刚润相合、犹如和一位具有无限“正能量”的挚友相伴,时刻感觉悠然自在、清新愉快。孔子将它的质地之美比拟为君子之德还真是贴切。对于中国人而言,它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既秉赋天地之灵,又承载美好德行教化,代表着隽永、可思的文人品味。从古至今,它们自然流畅并含蓄深刻地记录着中华文化每个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闲暇之时,盘玩摩挲,使之更为温泽,亦可拂拭自己内心之尘埃与缠缧,物我同臻于朴实而真挚。
  玉石之美,历代文人雅士一直不吝赞誉。《诗经》以“琼琚、琼瑶、琼玖”赞美玉器。“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释义“玉”字时,如此高举玉的特性有如君子之五德,后世尊奉经典,传诵至今。
  世上找不到任何其它物质,像它这样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也没有其它任何物质寄托了中国人如此深邃的理念和悠久而浓厚的情感。
  唯有属于民族 才能屹立国际
  台北故宫博物院常设玉器展厅里陈列着一件清中期的白玉锦荔枝。“锦荔枝”其实就是苦瓜的雅号。这件洁白细腻温润无暇的白玉摆件,曾与《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先生有着一段极为亲密的心灵对话。余先生在另一首情寄故乡的《白玉苦瓜》诗篇中,将其视为祖国母亲来咏叹。“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茫茫九州”、“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都是十分鲜明的民族代名词。在“悠悠自千年的大寐”后,历经“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意指玉器诞生成器过程仿佛就是苦瓜或祖国的成长和成熟,最终宛如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一方面追求艺术创造能超越时间而流芳百世,像“仙果”那样甘甜,且“饱满而不虞腐烂”,具有永恒价值;另一方面又借喻中华民族崛起,文化源远流长,继古开今,哺育世代。作者曾说:“唯有真正属于民族的,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的。”
  唯有民族的,才能成为国际的。将一件艺术品寄托了诸多浓郁厚重的情思,是延续了古人“器以载道”、“借物言志”的传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说:“在各种能以形而下之‘器’,承载形而上之‘道’的器类中,又以玉器为萌芽最远古、内涵最神秘、发展最连续、意义最深厚、最受大众欢迎、雅俗共赏的器物。”也正是带着这些“志”和“道”,使得玉文化艺术更臻于永恒。


  玉雕技艺 承古开今
  中华先民崇信万物有灵,借助集“精气能量”的美石,与大自然最高主宰—天帝进行对话。将各色玉石作璧、琮、圭、璋、琥、璜六器,以此祭礼天地四方。随着社会进步,人文主义兴起,儒家将美玉神灵禀赋的“德性”,诠释为仁、义、智、勇、洁等君子之德。以玉为通灵载体的神秘思维,经人文主义的涵化,在周、汉时,成为彰显君子美德的佩饰与维系社会秩序的礼器。及至六朝、隋唐、宋元,在融合外来艺术,及反思古礼与法统后,交织出写实求真与仿古尚玄两股不同思维的文化精华。
  明清时,商品经济发达,帝王奖掖及新品种玉料、各色宝石的输入,使得玉器雕艺技巧提升,也更善用玉料色泽纹理创作出有文化内涵的巧思作品。清代初期,南方玉器制作技艺更高,大型玉器需运到南方加工。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两次平定边疆之后,新疆每年有2,000公斤贡玉运达京师,造办处及苏州、扬州二地将和田玉材广泛应用,和田玉已然成为宫廷用玉的主流。乾隆皇帝对于玉器极度热衷,甚至亲自监督宫廷玉器的制作。另外著有830多篇关于玉器的赞美、考证的诗文载入《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他的身体力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玩玉之风。到了清末,名家荟萃,老北京已成全国玉器加工的翘楚,所谓“欲得精工,必得京工”。
  每个阶段,都各具时代特色,承载传统又开启新的风尚。在当今,整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全然一新,作为载道的玉文化也开始了新的征程。
  “海派”、“京派”、“扬派”、“苏帮”等多个流派并存,各方在继承优秀传统之时又在雕刻着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比六朝、隋、唐、宋、元时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大融合,也有着比明清两代更为直接凶猛的金融经济刺激,还有更为先进的玉料开采技术,同时也少了许多包袱,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海派玉雕界,涌现出了诸多玉雕大师,作品异彩纷呈。承古开今既是一个大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局面,也是作为这个时代分子个体的一种生存哲学。
  新鲜因子 海派玉雕大师
  玉雕教父—倪伟滨,“罗汉三杰”领袖—吴德昇,罗汉大家—颜桂明,实践艺术思想精髓百味的于泾,“半仙半神”的铭文大师—易少勇,“雕刻全才”刘忠荣,中西合壁的“中西风”翟念卫,“东方少帅”王平,汪德海、郑梦贤、洪新华、瞿惠中等等,他们是当代玉雕界的中坚力量。因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雕塑题材上的成就,又被封以各种封号。
  倪伟滨,在美女罗汉、子冈玉牌、人物佛像等题材上都有重要贡献,创立雅园,培养了王平、于泾、尤志光等一批大师,在玉雕界尊为“教父”、“四大天王”。他的玉雕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他认为“信仰就是美”,所有称得上艺术之名的东西都是有信仰的。如果没有信仰,一切创造都将是陈腐不堪的。都说玉石“无价”,是指艺术本来是“一钱不值、万钱难求”的,一件好的艺术品只有从精神层面去切入品玩才能称得上雅玩。
  吴德昇,作为海派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海派玉雕的集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位引领潮流、开启风尚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罗万象,花鸟虫草、飞禽走兽、观音佛像、市井小民、童子老人,男女人体、几何抽象都有。他对于器材的透析与分色能力超人一等,炉火纯青。对于一些色调相混在玉石内部的材料(青花以及其它杂质散布的玉料),这是一般人不看好的材料,他往往能够独具巧思,创造出令人咋舌惊艳的作品。

  于泾,业界评说于泾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玉雕家。他最擅长的是圆雕工艺,对于主题结构与动态都掌握准确,注重细节的处理,所以作品没有“火气”,时时散发出一种温润厚实的雅韵。首屈一指的是他的观音和动物类作品,造型秀美典雅、虚实有度、简洁飘逸、肌理精准,讲求肌肉与骨骼的关系,注重准确表现在不同的动势中肌肉与骨骼牵连的变化。使得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禁为这种逼真、自然的线条,肌理转折而惊叹,而感动。
  易少勇,各种玉牌是他的代表。作品讲究构图章法,取材山石、花木,配以各种书体不同的文字。“半仙半神”就是赞誉他这些作品中所展现的幽静清雅、安然清闲、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刘忠荣,1984年制作的“青玉兽面壶”,后来被国家定为历史文物级珍品,予以收藏。线条的熟练应用、丰富的层次表现以及空间的把握是刘忠荣的拿手绝活。不论是直线、弧线,尽显“挺”、“劲”之势,婉转细腻而干净利落。浮雕层次的掌握更是精彩,在一块小小的玉牌上,最高与最低点之间微小的距离上,他可以做出比他人更多的层次,再加上对人物、动物、花草、山水、物体等结构的精准把握,使他的作品在立体感中,有一种温厚、顺畅、柔雅的光彩。
  他们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台基上,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细腻特质及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并吸取西方的新鲜文化因子,新的美学观点,充实自我艺术修养,不断潜心积累,孤心琢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自我完善,形成了开放、创造、多元的独特文化气质,自觉不自觉地向着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方向挺进。
  玉石的收藏与投资
  对于玉石的收藏,根据个人的品味不同,收藏品类初略可分为高古玉、古玉、新玉。高古玉即指汉代以前的玉器, 古玉的下限是民国。当然这是仅从雕刻的时间上大致的区分。很多人在收藏投资时不看雕工,只看玉材,最为关注的就是玉料材质如何,所以仅以原石玉料进行投资。另外有人看重人文精神以及雕刻工艺的,所以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新老之分。有人注重自身传统文化的归属和认同感,有人欣赏新兴的思潮,注重未来,收藏现在。
  对于玉石略有倾心者,大可先从新玉入手,不需要先啃太厚重的课本,凭借直观的感觉去体验即可。这是知识结构上的便利和直接,另外随着现代发达的玉材开采技术,很多在古代没法想象的顶级玉材已经进入了新玉市场,出产和田籽料的河道早已经不知被挖了多深,翻了多少遍,早已传出资源告罄的消息。另外上文已经介绍道,现代的玉雕大师们在整个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正在创造历史,收藏现在,即收藏未来。
  一个人,对于不同的趣味爱好又可能随着时间的延伸,自身的发展会有所转变。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一致的就是与玉文化的亲密认同。
  谈及收藏与投资之道,以及遭受坑蒙拐骗之害的新闻与旧闻,在各个媒体渠道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呼告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若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又可至庄子所提倡的“物我同一”般亲近祥和的生态伦理情怀,唯有不断求索。
  首先是平常心。平常心,重点之一是“戒贪”,不能抱有“捡漏”、“一夜暴富”等心态,趋利心是愉快的天敌,痛苦的源头。顺其自然,仅存得之我幸,才是收藏的快乐法则。徐志摩曾说: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如此之大道,放之四海而皆准,更何况美玉如斯,足可承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美好向往。
  其次是不听故事多看货,多比较。电影《Liberal Arts》 中,被认为精神狂躁的DEAN揭露了社会的本真——“周围的人说话极其夸张,什么都是最好的。比如:某某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馅饼,说的跟他们见识过各种教师、品尝过各种馅饼一样。”首先,所有的真理和真相就是在不断比较中得出的,你没有见过所有的东西就不能说是最好的。第二,很多人抱有各自的私利带有欺骗性,不要轻信传承故事和结论,要在实践比较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再则,选择心之所向,至精至诚。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收藏家,务必根据自身心之所好,不断学习精进,建立起具有自己独特品味的收藏体系。据此可知,选择新玉或老玉皆由自身所好抉择,然而在精品和普品之间的选择上,不可不听专家所言。著名珠宝玉器鉴定专家张兰香教授曾建言,宁可用买10件普品的钱买一件精品,也绝不用一件精品的钱换回10件普品,一个普通实力的收藏者财力有限,如果一生能有一两件精品入藏,其实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最后,如琢如磨,物我同一。人可滋玉,玉可养人,在不断的盘摩中,直至玉文化最深层的内涵—敬天格物。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欣赏、触摸方有真感情,实践才能出真知。


TAG:玉器收藏 以“君子”为友

刻痕中现 历史学者刘建业眼中的翡翠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刻痕中现 历史学者刘建业眼中的翡翠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刘建业喜欢翡翠,喜欢那种纯净凝结的颜色,但是他更像一个学者对待自己研究的材料般,从中寻找未知或者遗落的往事。

文 吴久久 图 杨子、孙立辉

相比他与文物考古半个世纪的交情,刘建业与翡翠的缘分还不到20 年。疲倦的时候,他会从柜子里拿出几枚翡翠雕件,抚摩于掌心。如同湖心碧水一样的颜色,迅速地让他放松下来。

那么几件收藏中,他最珍爱的是一块翡翠佩件。有一年,刘建业到开封,在一家文物店,主人给他看了一枚翡翠玉佩。

玉佩被污泥糊满,看起来毫不起眼,店主开价也不高。刘建业翻过来掉过去,又揉搓了一番,就喜欢上了它的颜色。虽然玉佩被污泥糊住,看不分明,但是隐约可见一面雕刻的是树叶花草,一面雕了一只小松鼠。从雕刻的痕迹看,是人工雕刻,他判定,这枚翡翠玉佩的历史至少有一百多年。“机器雕刻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上面雕刻痕迹是手工的,所以应该在一百年以上。”刘建业非常肯定。

后来很多人看过这块玉佩,认为能值几百万。 刘建业带着这块玉佩回家,用仪器做了一番鉴定。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这块玉佩有瑕疵,边角有酸洗过的痕迹。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标准,有酸洗的翡翠,价格要打上一个不小的折扣。但是刘建业却因此兴奋起来。

“酸洗处理翡翠的历史理论上不到30 年,如果我对这块玉佩的判断没错,那可以把中国优化处理翡翠的历史往前推个一百年!”不过他还不敢断言,他想等待更专业的检测结果。

妙瑞可 冰种飘花貔貅天然翡翠印章

拍卖行总经理的学者气

对翡翠的热捧,也就是近几年的事。翡翠的市价,看的头一条是材质,二是雕工。这是早有的定论。翡翠水头好的,本身就价值不菲,加上精湛的雕工,价格又能翻上一番甚至三四番。

尽管这几年翡翠价格暴涨暴跌,在刘建业看来,翡翠的价值还远未从市场得到体现。然而相比钻石,翡翠的市场还不成熟。很多时候,翡翠的价值更体现在“千金难买喜欢”,为了一块心头好,一掷千金也是有的。而国际市场,也才刚刚开始接受翡翠作为一种宝石的价值。

其实,翡翠的身价扶摇直上,其实不过近300 年的事。按照今人的考证,在乾隆以前,翡翠一直不被认为是珍贵的宝石。明代徐霞客游历云南时,有人送他两块“翠生石”,即翠色的翡翠原石。徐霞客请人雕成印池和杯子,雕工花了—两五钱银子,比石头的价格还贵。

徐霞客之后一百年,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说,他年幼的时候,也就是清雍正年间,云南出产的翡翠玉并不被视为玉石,只不过是像“蓝田乾黄”一样,勉强被赋予玉的名字。然而到了乾隆年间,翡翠忽然风行于达官贵人之中,成为珍玩,价值甚至远远超出了和田美玉

最能体现翡翠价值飙升的,是故宫的珍藏。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八百多件,举世无双,其中绝大部分是清代宫廷的遗存。雍正年间,故宫收藏的翡翠器物极少,到乾隆时期,翡翠雕件逐渐增加,主要是碗、盘等日用器具,仿古觚之类的摆件,以及朝珠、扳指。慈禧太后喜爱翡翠,因而故宫藏有许多翡翠首饰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地方官为祝乾隆寿辰,进献翡翠瓶一件。这是清宫中最早出现的“翡翠”字样。之后,地方官吏经常将翡翠进献到皇宫。所有这些翡翠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在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上,以绿为叶,以白为茎,雕成一棵鲜润欲滴的白菜,叶子上还有栖息的螽斯。据说,这是瑾妃嫁给光绪皇帝时的嫁妆,白菜意味着清白无瑕,而螽斯则象征多子多孙。光绪十五年,也就是瑾妃与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的那一年,鉴赏家唐荣祚在《玉说》中提出了翡翠的鉴赏标准:“艳夺春波,娇如滴翠,映水则澄鲜照澈,陈几亦光怪陆离,是为翡翠之绝诣。”显然,这与玉石温润的审美追求大异其趣。

而到近年,有关翡翠的大新闻中,最著名的就是去年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翡翠雕刻。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收藏当代翡翠雕刻。即使在翡翠价格的飞涨已经让市场惊呼到见惯不惊的当下,这两件作品的价值也是惊人的:估价超过10 亿元。

在谈论这些的时候,刘建业的身份是一家国际拍卖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在他身上少有商人的气味。作为一个研究古建筑和文物考古的专家,他的学者习惯总是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比如,他会认真地停顿下来,对自己说的话字斟句酌,或者在话题从市场波动转到考古鉴定时,迅速从沙发中直起腰来。

曹操墓中的翡翠与争论

三年前,他作为专家团的成员之一,去往河南安阳分辨“曹操高陵”的真伪。那是当年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也是最有争议的话题。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那一年名扬海内。

文物部门早就在关注村里的一座大型汉代墓葬,但一直没有轻举妄动。那时他们称之为“东汉大墓”。而然盗墓者毫无顾虑,在村民的记忆里,从2006 年开始到2007年,这座墓葬一共被挖了5 次。

2008 年底,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考古发现让考古队颇为吃惊。几件随葬物的铭文,如“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慰项石”,让人怀疑这座古墓就是魏武王曹操的墓葬。一个专家团被紧急邀请到河南,鉴定真伪。刘建业便是其中一名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刘建业相信,这个墓确实是曹操墓。他们开始对出土文物进行审鉴。考古队拿出一盘水晶珠,刘建业猜测,那是天平冠上的珠子。这没有让他感到太多惊奇。后来发现,其中有一颗特别大的无色透明珠子。刘建业敏锐地察觉到它与众不同。他把珠子取出来,仔细观察,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仪器做了基本测试。结果让他吃了一惊。这枚珠子的材质并非水晶,而是玻璃种的翡翠。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感到难以置信。一般来说,人们认定翡翠的历史不早于明朝,直到清代乾隆之后才广为流行。

如果这枚珠子确实是翡翠,那么中国人使用翡翠的历史将被推进一千三百多年。刘建业并不敢马上确定自己的判断。他叮嘱考古队暂时不要公布这个消息,等他去北京做完正式鉴定。同时,他要求考古队把发掘过程做详细记录,从墓地哪个部位出土,谁挖出来,谁在场,谁收存,一一写清楚。但是这个消息并未如刘建业所希望的那样谨慎发布。它被迅速宣扬出去,无论珠宝界还是考古界,都大跌眼镜。“首先是我受到了百分之百的攻击。”刘建业说。

很多研究收藏的,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样的专家缺乏基本常识,信口雌黄。甚至有人说,曹操墓里有翡翠,那一定还有原子弹。“我知道这些攻击,我一声也没言语。”三年后,刘建业解释当年的“不回应”说,“第一,这个珠子是翡翠的判断是我做的,我有依据,我认为不会错。但是任何文物鉴定都可能有失误,第二就是没经过最后的科学认证,当时就说,证据不足。”

2011 年,那颗被认为是翡翠的珠子完成了正式检测,确实是一枚翡翠。刘建业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在他看来,这又意味着新的问题被提出来:“ 如果这颗翡翠,真是东汉的,说明两个问题,翡翠开发史应该往前提,中国缅甸的交往史也应有新的研究。”

(鸣谢恒丰珠宝提供部分单品拍摄)

刘建业

中国古建筑高级工程师,文博研究馆员(正教授级),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现任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话刘建业】

“我更侧重翡翠的艺术价值”

记者:翡翠三年前大幅度增值,去年下半年开始又大幅跌价。为什么翡翠有如此大起大落?

刘建业:这种现象,很多人认为翡翠不宜收藏,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其实从收藏角度、宝石价值角度,我认为这种疑虑大可不必。降值不是它的价值低了,而是市场操作。翡翠市场尚不成熟,原因就是很多人还没认识到它的增值可能,以及被全世界接受。因此出现人为操作价格。翡翠低潮中,很多人进入,买低不买高,他们对翡翠的价值会有更深的了解。

记者:作为一个学者,你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一枚翡翠?

刘建业:我搞文物大概50 年了,接触翡翠不到20 年。但是对翡翠的认识,我觉得可能接触面比较多,了解得更全面。一般人买翡翠,是为的装饰、买卖,保值增值的投资,我们对翡翠的艺术价值研究更多。我的主要目的不是市场,而是学术研究,这样我对翡翠的了解比别人更多侧重艺术和本身价值。

记者:从现在的市场来看,人们对翡翠的文物价值认识似乎还不够多?

刘建业:一般认为,翡翠清代晚期出现,文物价值所占比例不多。如果打破这一成见呢?现在很多翡翠制品出来,不一定是明清的,可能还能往前推。乾隆时期的翡翠与当代翡翠,价格也就差一两倍。而金银器,可以差六到十倍。但是如果翡翠历史往前推了,我们能找到更多的历史痕迹,文物价值就高了。


TAG:刻痕中现 历史学者刘建业眼中的翡翠

雾露河畔的翡翠秘境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雾露河畔的翡翠秘境 玉观音_玉貔貅_价格_图片_收藏_鉴赏—妙瑞可翡翠网


雾露河翡翠挖掘

妙瑞可 冰种黄加绿地藏王天然翡翠吊坠

为世界市场提供了95%的翡翠玉石的缅甸雾露河流域被各种关于财富、荒蛮、凶残等重重迷雾包裹着。这里的翡翠主要分布在雾露河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翡翠矿床中。从明代发现翡翠原生矿并开采至今,缅甸成为出产翡翠最多的国家,也奠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出产珠宝级翡翠首屈一指的地位。
雾露河是缅甸北部一条被当地人称作“乌尤河”的大江,根据史料记载,这一代在明万历年间属于设在云南德宏州的永昌府管辖。雾露河流域南北长只有240公里,东西宽170公里,但是这个流域却以丰富的翡翠原生矿著称,它们分布在雾露河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翡翠矿床中,除硬玉矿物外,还有白色和绿色的,具有玻璃光泽透辉石、角闪石、霓石、钠长石等矿物以及达到宝石级的绿色翡翠。从明代时期发现翡翠原生矿并开采至今,缅甸依托雾露河流域成为出产翡翠最多的国家,也奠定了缅甸在全世界范围内出产珠宝级翡翠首屈一指的国家地位。
帕敢玉石矿区位于雾露河上游西岸。缅甸的玉石储量大、质地优,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其玉石矿床位于克钦邦西部雾露河(帕敢河)流域,地质构造上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部位的东侧,向东为滇西高黎贡山变质带,这里很早就开始开采翡翠冲集砂矿和冰川砂矿,目前有很多有实力的珠宝商都在这设立了原石采集基地。
翡翠这个名字来源于翡翠鸟,雄鸟羽毛红艳,叫翡鸟;雌鸟羽毛鲜绿,叫翠鸟。翡翠的颜色极像这两种鸟的羽毛,因而得名。作为制作名贵玉器、玉饰的原材料,各种翡翠的质量相差很大,价格也十分悬殊。玉石特别翡翠是多种矿物的结合体,有上千种伴生物,很难用仪器探测分辨。在一般情况下,翡翠埋在地下越深,其性质越稳定,质地越好。所以能否挖到玉石,特别是大块好料,一靠经验,二靠运气,当然偶然性也很大。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料都有一层玉璞,也就是行家所说的“皮子”,无法分辨石内是什么情况。买石料者只能买到手再切开,如果“石内有玉”,则一夜暴富,若石内无玉,则往往赔光本钱。
通往帕敢的路况不是很好,简陋的柏油路早已被拉玉石和木料的大型货车压得坑坑洼洼,几乎没有一段平整的路面。给我带路的杨先生说:“这段路到旱季时,路面的积灰最深处可埋住小车的轮轴,车辆驶过一路扬起漫天灰尘,什么都看不见。”有的路段还都是陡坡,厚厚的积尘总使轮胎打滑,行车一天只能走200多公里。而一旦进入雨季,玉石场与外界的交通就完全断绝。 不过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状况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从勐拱到玉石场只有崎岖山路,食物运进和玉石运出全靠人背马驮,马驮不动的大玉,就用大象拉,大象也拉不动的,就用锤砸火烧的土法解开,再拉出来,一进一出几十天。
第三天,我们终于进入了玉石矿区的土路,路面更加坑洼不平。这一带山峦起伏,尽是未开垦的热带雨林,参天的古树,茂密的灌木,中间交织着粗细不同的藤蔓,既郁郁葱葱连绵不断,又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从明朝至今大约600年的岁月里,这些一块块貌不惊人的石头里,就裹藏了一批又一批人的希望与梦想。玉石矿区主要集中在东经96°~97°与北纬25°~26°这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雾露河流域的两岸古河床及河床阶地,沉积着粘土、砂、砾层,厚度一般有25米~30米,最深探井达125米,是次生翡翠砾石的主要产出层位,这里分布有马洒、会卡、帕敢等众多场口(能够挖到翡翠毛料的矿坑、矿洞、矿井、矿场,在当地都叫场口)。
在帕敢我住进了宏邦珠宝公司在矿区的指挥部,总指挥是位瘦高个、69岁高龄的老华人。上个世纪50年代他来到缅甸,当过兵、打过仗,1960年就来到矿区淘宝,人们都尊称他为舒大爹。
一大早,舒大爹就驾车带我认识帕敢城,处在雾露河畔的帕敢城是个长条形的小镇,正好居于矿区之中,在它的周围都是起伏的山峦,放眼望去到处是被挖开的场口。沿雾露河两岸,也有不少正在挖掘的场口,这些场口以具体的小地名称呼,有的就以开采公司的名字称呼。帕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玉石产地,在明朝中期就发现玉石,以产黑砂皮壳玉石而著名,出产的好玉也很多。所以,在所有场口及小市镇中最为著名。如今,帕敢已经是一个几万人的城镇,商店林立,异常繁华,是玉石厂的主要市场。它沿雾露河两岸扩展建房,但多为简陋的平房。
玉石料开采初期,人们主要在易见的河床、山溪中寻找,随后发展到河岸边挖掘,等到容易发现和方便开采的水下、岸边资源采得差不多了,便向周围山上发展。从明清至1950年滇西南解放前,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万中国人到缅西北挖玉石料。当地有一句俗话:“穷走夷方急走场。”夷方指的就是缅甸克钦族山区,玉石料产地。帕敢虽属克钦邦的地盘(克钦族在中国称景颇族),但由于地下矿产资源已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故帕敢矿区还是属于政府管辖。
舒大爹告诉我:“在帕敢的西南方向约14公里的纳莫场口有一块巨大的原生玉矿石,是在山脚打平洞入山发现的,现在人们已沿矿体用砖将其圈了起来。有专家现场实测:其走向长35米,延深12米、厚度最大8米,呈透镜状,重约3000多吨,这是世界迄今发现的翡翠原生矿个体之最。由于太大,各部分种、水、色相差较大,难以评述。藏在山肚子里又无法搬出来,只好留在洞里供人们参观。”
在帕敢,几乎每一个场口都有许多矿点。会卡场口开采的玉矿为次生矿,有一个矿点挖掘得犹如刀削一般整齐,从上到下恰好可见四层结构:腐植土层,褐红色砾石层,灰黑色砾石层,黑色砾石层(当地人称“黑石脚”),翡翠原石就夹生在最下层的黑石脚中。会卡场口沿着10多公里的山脚分布有很多矿点,也是冲积型与残坡积型相混合,黑色砾石层胶结紧密,须打钻爆破后,再用挖掘机(当地人称“怪手”)开采。
据记载,清代时人们在雾露河河底采集“水石”,会在腰上系着绳子,一头系在船上,跳进河里摸石头。一天下来,也能采到不少翡翠石料。但是这种作业方式非常危险,常常有人因此溺亡。到了现代,翡翠矿区的河水已被抽干,在河床上取代人工开采的是各种大型的挖掘机械。即便是再小的矿点,至少也有一台挖掘机和两辆大型翻斗车在作业。
如今,缅甸玉石分为老场和新场。老场在克钦邦的勐拱之西,雾露河上游,沿河产玉纵横百余里。帕敢、麻蒙、龙塘、会卡、南水河、木那、育马等属老场范围。老场出产的玉石都有一层沙壳包裹着,玉的色和水一般不外露。老场出的玉又称老山玉。新山玉为19世纪末期发现,地处干昔山区,凡属龙塘西北部所产的玉都是新山玉。所出玉石水色较老山玉稍嫩,采来的玉全是明货,不象老山玉难识别。新山玉厂在雾露河外,华侨称其为外龙塘,过去大多是缅族和克钦族居住,有马站、旅馆,为往来各玉石场的枢纽。
我很想知道整个矿区到底有多少个场口?
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据了解,整个玉石矿区光正规注册的公司就有100余家,有的公司拥有六七个大场口和150多个小场口,每个场口的面积大约为4000多平方米。其中有独资的,也有与缅政府合资开采的。
在矿区河畔,人们分选玉石的办法很简单,先把挖掘的土石搬运到河边,然后引水顺序冲洗,旁边有两三个人专门检查,一看到不是废砾石而是玉石,就把它挑拣出来。让我十分好奇的是,像这种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玉石会不会夹杂其间被当作废石倒掉。后来才知道,玉石埋藏在某个地层里是有规律的,不含玉层,尽管放心挖掘倾倒,挖到含玉层,就派人地毯式搜寻,同时还有专人守在挖掘机旁边,逐铲检查。这些人凭眼力找,或手持钢锤不停的敲打石头,凭声音与手感就能够判断出是废砾石还是宝玉石。价值千百万的宝玉,命运竟然都系于此,怎不令人称奇?
我在矿区住了十几天,几次都走错了路。因为挖矿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舒大爹告诉我:“有些地方两天不去,准找不到路。矿区使用的挖掘机接近1700辆,甚至超过中国三峡工程使用的挖掘机数量,而且这些挖掘机旱季是24小时作业。”
矿区还有打炮眼专用的机器,一台售价18万美元。这种机器在5分钟内能打3个6米深的炮眼。这就意味着,一座山差不多每天要下降6米。在巨大的帕敢基场口,山峦已经被劈开,河流也已改道,场口敞开的工作面达数万平方米,开挖的垂直深度已达七八十米。在隆隆的爆破声过后,十几台巨型挖掘机和20多台重型翻斗车同时展开作业,不断地把废土砾石运出场口,那场面十分壮观。
在玉石场,从没有人计算过,到底要搬运多少吨废土砾石可以得到几公斤玉石?即便计算出来了,这几公斤玉石又可能有好有坏,好的也许可以买下几座矿山,差的也许分文不值。所以,一个地点能否投资开采,从前是靠经验,现在靠地质勘探。但由于翡翠的质地差异巨大等原因,投资风险丝毫未减。
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珠宝公司进驻这里,开采原矿。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和有关专家考察,除了雾露河流域以帕敢市为中心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外,含翡翠的区域还可能向南延伸至茵夺基湖一带,向北延伸至更远。这些丰富的翡翠矿产,对投资商而言就是最大的吸引。
但是开采玉矿的人都知道,玉石生意最容易大起大落,兴衰起伏,让人难以捉摸。舒大爹告诉我:“做玉石生意之所以风险大,一是从外表观察不容易断定里面有多少玉,是什么样的玉,连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手也会看错;二是造假的不少,可以乱真。”据说,造假玉石在缅甸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
有些造假的人甚至买通玉石场和矿主,事先把假玉石搬到石洞里埋起来,然后由矿工挖出来,当场请人鉴定。这一手最具欺骗性。
所以一直以来,玉石买卖都有抽象、现实、刺激三大特点。所谓抽象,是指玉石行业传统做法,玉石毛料只磨开一两个或三四个磨口,通过磨口面来推测判断里面有多少玉,成色如何。所谓现实,就是当场谈价,当即付款,银货两迄,无从反悔。而刺激,是指买到玉料,一旦解开,或身价百万,或一钱不值。这些无生命而能“通灵”的石头,不断地向人提供种种诱人的机遇和财富,一沾上它就像吸食鸦片那样上瘾,因此玉石商人自嘲地称自己是“5号客”(滇西人称吸鸦片者为“4号客”)。
在帕敢玉石矿区,我认识了一个女富豪,名叫哆蝶悦。她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矿区的。当时20岁的她是靠从山下背小菜到帕敢场口卖给矿工吃为生的。由于上矿区的山路崎岖、丛林密布,很多玉石商人在运玉石下山时,经常遭到强盗、土匪拦劫。而哆蝶悦却熟悉很多下山的小路,于是她就替人背玉石下山。后来她就召集亲友成立了镖局,专门替人运送玉石。再后来,除了拥有十几辆运输玉石的大卡车之外,哆蝶悦还买了两个场口自己开矿,一干就是30多年,至今没有嫁人。其手下骨干全是女人。“为何不用男人?”我好奇地打听。哆蝶悦笑答:“佛爷早年给我算过命,若用男人我就没有财运了。”
在帕敢矿区,还有许多像哆蝶悦一样几起几落的玉石商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财富、事业、家庭甚至生命的传奇故事。在这场失败远远大于成功的博弈中,来自各地、不同种族的淘宝者聚集在帕敢的各个角落,用满是老茧和裂口的手,从场口的废石坡上翻捡遗落其中的碎玉。那些隐藏在不同颜色之中的细小晶体,正寄托着他们对财富的渴望。

本站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TAG:雾露河畔的翡翠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