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赌石文化渐热开封古城

赌石文化渐热开封古城

  本报记者 张东伟

  早在去年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期间,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首届中华“玉之缘”赌石文化活动就在我市矾楼成功举办.活动上,主办方共推出各坑口的原石3000多块,并特别邀请专家现场进行宝玉石鉴定,还特邀玉雕大师进行设计、雕刻.该活动举办之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前去淘宝.至今这一活动仍让不少宝玉石收藏爱好者念念不忘.记者走访了解到,受这一活动影响,近来有部分藏友在外出游玩之际,在全国各地的坑口试一下手气.专家提醒,赌石与其他收藏活动一样,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业内人士介绍说,在翡翠交易市场中,毛料也称为“石头”,整体都被皮壳包着.隔着一层风化皮,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方能知其质量.于是人们把翡翠毛料称为“赌石”.玉石交易中最赚钱、最诱惑人但风险最大的非赌石莫属.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时,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是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又会倾家荡产.正是这种游戏高风险、高收益,同时又刺激,所以赌石买卖从古到今历久不衰.

  翡翠的玉石投资有如此风险,对于各种奇石的投资同样有风险.“黄金有价而玉无价”的说法,被演绎为“奇石也无价”.如今,一块顶级奇石到底值多少钱?没有统一的定论和衡量标准.奇石具有“唯一性”,世界上任何奇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其他收藏艺术品一样值得人们去珍藏去投资.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416亿美元的天价售出,齐白石创作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卖出4.255亿元的天价.与画相比,奇石也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新生收藏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目前顶级极品奇石最高成交价已到几百万元,市场上还出现了4块超过亿元的奇石.显然,总价越高的奇石,投资风险越大,收益可能也越大.

  这种大额赌石的买卖和天价奇石的交易,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未必能涉及.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许多的行为也是“赌”,只是没有像赌石那么严重.例如,炒股、投资各种项目;人们投资、购买各种文化艺术收藏品,在投资前往往认定其必然“涨价”,因此会出手购买,这其实也是一种“赌”.

  业内专家介绍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投资项目只赚不赔,也没有一种商品只涨不跌,凡是投资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平日里,人们只会期望所有事情都会有个好结果,包括对未来的规划或者是寄望等,往往都是一种“赌”.有人在这种赌面前,试图凭借某种外力,甚至是某种心理安慰去解决,比如去找算命先生、求大师预测等,这都是徒劳的.这如同赌石一样,再有经验的人,也无法仅从其外表判断价值,即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通过外壳准确检测.人生亦如此,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出未来.人的未来只有靠自己把握,坚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于计较成败得失,像众多把握奇石者那样,保持平常之心,只管努力,反而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来源:新浪收藏


TAG:赌石文化渐热开封古城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

寻找扬州八刻传人

寻找扬州八刻传人

牙刻作品在灯光下有一种通透之美.文斌 摄 牙刻作品在灯光下有一种通透之美.文斌 摄 扬州八刻传人 扬州八刻传人

  ■ 陈跃

  正如扬州八怪并不专指书画家八人,扬州八刻也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包括漆雕、玉雕、竹雕、牙雕、石刻、瓷雕、砖雕、木雕、角雕、核雕、金属刻、剪刻纸等十多个艺种,只是以“八”来寓全寓多罢了.纵观扬州八刻,漆雕、玉雕、剪刻纸因为有漆器厂、玉器厂、剪纸博物馆的支撑而传承有序; 其他艺种,或因为材质难寻或因为后继乏人而逐渐步入式微的境地.正是留恋于“以刀代笔”的笔墨意趣,笔者对竹牙刻、石刻、砖木刻的传人进行了寻访,因有此文.

  吴门牙刻微言大义

  扬州八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惠兰认为,八刻之中,尤以竹牙刻闻名遐迩.竹牙刻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扬州民间艺人尤以微刻、浅刻见长.

  沈惠兰建议我拜访吴吉太.“其伯父吴南愚、父亲吴南敏均为有名的牙刻家,至他手中,除继承家学外更加实践和研究,自制刻刀,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现在,他又收了南大美术系的一位研究生为弟子,算是传承有望了.”

  琼都宾馆南新世纪花园是吴吉太的居住地.面北一间工作室内,一些水磨竹骨的折扇、红木折扇在桌上有序排列,更有各色刀具引起我的注意.这些被吴吉太称作鲫鱼背刀、雀舌刀、四棱刀、圆口刀等名称的刻刀都是他自制的,四棱刀刻字,鲫鱼背刀和圆口刀多刻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牙刻省级传承人,吴吉太有着不少辉煌的过去:作品入选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并成为联合国人居奖颁奖现场的表演嘉宾.可是,吴吉太更多谈的是他的伯父吴南愚和父亲吴南敏.

  吴南愚,民国时期金石微雕之创始人,他能在米粒大小的牙面上刻百余字,尤善山水和人物.其于1927年所刻《红楼十二金钗》和《桃花源记》在万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声名鹊起.后在北京设缥缃馆美术社.

  吴南敏18岁时跟随吴南愚学习微刻、浅刻技艺,技艺精进后,能在方寸牙板上刻6000余字.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南京开设铁铮美术社,民国政要多慕名前去定制牙板图章.不到20岁,吴吉太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竹牙刻.象牙精贵,所谓竹牙刻不分家,吴吉太的铁笔之路,就是从竹刻开始的.

  竹筒筒身圆滑,且受竹面纤维的限制,到一定程度便不能再细,刻好不易.吴吉太边刻边学,一方面临摹“清四王”画之古风,一方面学书颜真卿“多宝塔碑”之精神.如此五年,才获得奏刀象牙板的机会.

  “竹难牙易”,象牙质地坚实光洁,易奏刀,在“微”上更能见功夫.有了多年竹刻的基础,吴吉太腕力把握为主,目力次之,仅凭感觉,完成了象牙浅刻《唐诗八首》、《唐诗十首》,浅刻四条屏《江山多娇》等名作,奠定了自己在扬州工艺界的地位.

  吴吉太只一女,选择了金融业.三年前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范雯静登门拜师.让吴吉太看到传承的曙光.“这孩子有书画功底,每个星期都上门来学,2011年考取南大美术系研究生后带了许多竹片去练习,现在只要回家,都要带一些作品让我挑挑毛病.”

  袁氏石刻文武双璧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扬州石刻作品《孙子兵法》惊艳世博会案例展示厅.这是扬州艺人袁邦懿历时8年刻成的,全书13篇,2万多字,刻在一个汉白玉地球仪上,在石头上刻字难,在石头上刻2毫米的小字更难,在圆球形的石面上刻2毫米的小字更是难上加难.这件作品不但显示出艺人匠心独运的构思,更显示了艺人娴熟的操刀技艺.

  扬州不产石,但石刻艺术却成为扬州八刻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渊源何在?据沈惠兰介绍,扬州盐业盛时,商人们发出盐船,在湘、鄂、赣、皖四省经销地卸空回程时,无压舱之货,为免江上风涛之险,故取四省佳石作压舱之便.同时四省产石地区还专为扬州提供城市和园林建筑用石.有财力又得此便,扬州用石颇能随心所欲,不仅采用湖石、黄石和宣石叠山,还选用乌峰、石笋和玲珑石来点缀园林.扬州建筑上也因此大量使用石材,这就促进了扬州建筑装饰石刻艺术的高度发展.

  袁邦懿,久仰其名,1989年至1992年历时四年将《红楼梦》中240首诗词歌赋及21副对联刻在9块玉石板上,按章回顺序刻字成书,共计12135个字,让《石头记》真的成为石头记,引起海内外的关注.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这部石书题签《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

  咏月桥畔咏月苑,我寻找到了石刻奇人袁邦懿.60岁的老袁今年就要退休了,室内窗明几净,孙儿环绕膝前,说到自己的这两部作品创作缘由,他一语道出天机: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这一生能完成两件重要的作品,一文一武,各具代表性,文的是《红楼梦》,武的则是《孙子兵法》,而《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精髓,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因此,我用地球仪来表现它.

  1992年完成《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创作后,袁邦懿立刻投入《孙子兵法》石刻本的创作.历经10年,至2002年,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第一部石刻本《孙子兵法》暨中英文对照世界地球仪石刻作品终于问世.当年就应邀赴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人们惊叹于《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和《孙子兵法》的奇思妙想,却不知道背后刻画13年之久的艰辛,“创作的钨钢刀是自制的,50公斤石料是从邗江施桥肩背手提挪回家的.搞石刻作品苦脏累,灰尘又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传承不易.”石板上的耕耘一别10年,袁邦懿希望扬州八刻工艺的展示台上,石刻工艺不至于缺席.

  金宝砖雕镶嵌名城

  砖雕是扬州传统住宅建筑装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其精美的外在形式、丰富的内在意蕴,展现了传统建筑的艺术美.近年来,随着双东历史街区修葺工程的推进,一大批精美的砖雕作品在扬州会馆书院、寺庙祠堂的门楣上闪耀.这些作品的背后,与一个叫张金宝的砖雕艺人密不可分.

  找到张金宝,是在街南书屋南侧的一处工地上.一身藏青色的西服,与工地上来来往往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格格不入.可就是这个46岁的中年人,为扬州砖木雕工艺的传承、为古城的复兴作着添砖加瓦的积极努力.

  与竹牙刻一样,砖木雕在扬州工艺界也是不分家的,砖雕艺人基本上都有木雕艺人的经历.张金宝20岁时随邗江红桥周庄一位姓唐的师傅学木雕,在学徒的一年时间里,张金宝的创作对象就是一种:居家大床.刻一些麒麟送子、八仙过海、二龙抢珠的吉祥图案.

  但就这一年,让张金宝掌握了砖木雕之深雕、浮雕、镂空雕的一些基本技法.为他日后走向砖雕传人创造了条件.

  离开唐师傅后张金宝转到古建行业,正式接触砖雕.他善于揣摸,针对木柔砖脆的特点,他在作品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启用了电磨等新式工具,使自己的工作效率相应提高了一倍.量尺寸、通底稿、复印砖、黑笔描、水浸泡、阴晾干、切割、粗坯、细磨、叠层次、水洗、出细,直至最后的开鸟眼、做羽毛等了手活.效率提高了但这些工序一样都不能少.

  张金宝的作品逐渐受到了古建专家的认可,逸圃修缮工程、吴道台宅第修缮工程、街南书屋修缮工程……一大批在扬州有影响的工程落在了张金宝的名下.直到最后,瘦西湖的凫庄工程也慕名找到了他.张金宝的砖雕技艺,在凫庄古屋屋顶的“山花”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山花有蜻蜓立荷叶雕砖,张金宝所雕蜻蜓爪子,比一根牙签还要细!精湛活计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张金宝的砖雕工程,做到了淮安府衙的修缮工程,做到了古徽州的砖雕古村落,甚至走出国门,做到了英国的“扬州园”里.

  当我漫步于扬州的老街深巷,入目的门楼、山墙,或是檐脊、影壁,说不定邂逅的正是一块张金宝的作品,砖面寄寓的对福禄寿喜等理想的期盼,让我对古城扬州充盈了内心的欢喜.

  八刻复兴就在今日

  去年,来自泰州的一则消息在扬州八刻工艺界引起反响,溱潼砖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扬州砖雕能不能申遗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王克表示,申报“非遗”的条件很严格,例如,这项技艺是不是有百年历史,传承谱系是不是健全,历史沿革是不是一脉相承,艺人是不是还存在,技艺现在是不是还是活态的等等,只有符合了申报条件,才有可能申报.

  扬州八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惠兰表示,扬州砖雕没有谱系,也一直没有传承人,如张金宝,从学于民间艺人,前后也不过二十余年,现在,虽说也收了一个连云港的年轻人学习砖雕,但没有一个完整的传承制度,仅凭兴趣维系终究不是办法.

  扬州砖雕技艺曾经失传过,现在在贺庆涛、孙玉根、张金宝等人的手中得以复兴,但我们一定要着眼于技艺传承链的绵延,如木雕赵如柏的带徒,玉雕顾永骏的带徒,剪刻纸张慕莉的带徒,无一不是得到政策的眷顾.对于其他“濒危”艺种,也应以此为例,广泛普查,在相关院校开设专业班培养人才.对于牙刻的传承,因为大象是国际濒危保护动物,所以提倡对雕刻材料进行改革与创新.

  扬八刻,刻台阁;深浅雕,广陵潮.在这里,笔者真心希望通过专业人士的努力和相关政策的确定,使扬州八刻家庭成员齐全,在扬州文化的殿堂里镌刻下永久的痕迹.





来源:新浪收藏


TAG:寻找扬州八刻传人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

馆藏文物触摸扬州千年文脉

馆藏文物触摸扬州千年文脉

  扬州,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扬州建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建邗城”.扬州自开埠,就成为古代中国极其重要的交通要冲和漕运集散中心.汉代的广陵,已为全国知名的名埠大镇.唐代的扬州成为天下第一大都市,历史上有“扬一益二”之说.康乾盛世时再度以经济与文化重镇蜚声中外.

  扬州,既是一座运河城,又是“国宝城”、文化博览城、旅游名城.在扬州这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扬州文化更是一本厚重的大书.今天,市民徜徉于文博场馆,依然能够触摸扬州悠久的文脉.

  本版今刊登一组扬州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赏析,带您领略扬州的历代都市风情.

  本版图文由扬州博物馆提供

  ◀东汉·“宜子孙”出廓玉璧

  1984年邗江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玉质晶莹温润,双面琢镂成器,为佩玉,璧廓外附琢一凤,凤腹下隐刻“宜”字,璧廓内琢双螭,体态矫健灵动,首尾相联处分镂“子”、“孙”二字,寓有祥龙瑞凤宜子孙之意.

  ▲唐·菱花打马球纹铜镜

唐·菱花打马球纹铜镜唐·菱花打马球纹铜镜

  1965年邗江县泰安乡金湾坝工地出土.镜为菱花形,镜背纹饰是四名骑士手执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目前我国仅存三面打马球图案铜镜,一件为故宫博物院传世品,另一件藏于安微怀宁县博物馆,扬州出土的这面铜镜保存最好,是唐镜中的珍品.

  ▲ 唐·伎乐飞天纹金栉

唐·伎乐飞天纹金栉唐·伎乐飞天纹金栉

  1983年扬州市区三元路工地出土.金栉为头饰,用薄金片镂空錾刻而成.马蹄形,下部呈梳齿状.栉面上部满饰花纹,中心主纹以卷云式蔓草作地,上饰两对称的奏乐飞天.飞天下方饰一朵如意云纹.周边饰多重纹带,分别为单相莲瓣纹带、双线夹莲珠纹带、镂空鱼鳞纹带、镂空缠枝梅花间蝴蝶纹带等.

  ◀杨吴·木雕曲颈琵琶

杨吴·木雕曲颈琵琶杨吴·木雕曲颈琵琶

  1975年邗江县蔡庄杨吴浔阳公主大墓出土.该琵琶桫木质地,器身实心,细长颈曲折成直角,配有弦柱四对,属四弦四柱造型.

  琵琶在古代乐器中占一席重要位置,初始于汉,有四弦十二柱的秦琵琶,亦称“秦汉子”,南朝至五代,四弦四柱的曲颈琵琶,亦称“胡琵琶”,成为流行款式.至隋唐,琵琶已成为乐器首席,演奏师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宫廷妇女亦喜欢弹奏琵琶来进行抒怀,将其视为雅事.

  ▲清·象牙雕人物塔式瓶

清·象牙雕人物塔式瓶清·象牙雕人物塔式瓶

  该象牙瓶为传世品.采用镂雕、浅刻、微刻等多种技法,刀工见棱见角,做工精细规矩.通体以人物、花卉、楼台亭榭和园林风光为主,间以缠枝纹、仰莲瓣纹、回纹等辅助纹饰层加以分隔.瓶的层次丰富、气势磅礴,其间人物达数百人之多,千姿百态.具有清代晚期广东牙雕的风格和特点.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梅瓶口小、颈短、肩丰.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画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如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

  在国内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极品.

  ▲战国·蟠虺纹铜盉

战国·蟠虺纹铜盉战国·蟠虺纹铜盉

  1991年邗江甘泉巴家墩西汉木椁墓出土.此盉平唇、短颈、广肩、扁圆腹的造型,以及器身上三圈蟠虺纹饰的纹样特征,透露出浓厚的战国青铜器气息.尤其是那喙口微张的凤鸟形短流,写实意味浓,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盉上流口大小固定不变的风格相吻合.

  ▲明·洒金、洒银竹骨折扇

明·洒金、洒银竹骨折扇明·洒金、洒银竹骨折扇

  1956年扬州市城北乡禅智寺故址左侧明代彭淑洁墓葬出土.用金、银装饰折扇,显示出使用者高贵、富有的身份.对了解和研究我国折扇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

  1974年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罐直口、卷唇、高颈、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系上饰云纹和“王”字.胎为米黄色,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

  ◀清·竹根雕人物乘船

清·竹根雕人物乘船清·竹根雕人物乘船

  船为传世品.竹根船利用天然竹根,因材施艺,雕刻成舟.船中设置童、叟、仕女计五人,或谈笑,或划桨,或远眺,皆神形兼备,竹根船置于木雕波浪纹底座上,似正乘风破浪航行之中,充满动感.代表了清代扬州竹雕工艺的高水平.





来源:新浪收藏


TAG:馆藏文物触摸扬州千年文脉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