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刻作品在灯光下有一种通透之美.文斌 摄 扬州八刻传人 ■ 陈跃
正如扬州八怪并不专指书画家八人,扬州八刻也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包括漆雕、玉雕、竹雕、牙雕、石刻、瓷雕、砖雕、木雕、角雕、核雕、金属刻、剪刻纸等十多个艺种,只是以“八”来寓全寓多罢了.纵观扬州八刻,漆雕、玉雕、剪刻纸因为有漆器厂、玉器厂、剪纸博物馆的支撑而传承有序; 其他艺种,或因为材质难寻或因为后继乏人而逐渐步入式微的境地.正是留恋于“以刀代笔”的笔墨意趣,笔者对竹牙刻、石刻、砖木刻的传人进行了寻访,因有此文.
吴门牙刻微言大义
扬州八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惠兰认为,八刻之中,尤以竹牙刻闻名遐迩.竹牙刻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扬州民间艺人尤以微刻、浅刻见长.
沈惠兰建议我拜访吴吉太.“其伯父吴南愚、父亲吴南敏均为有名的牙刻家,至他手中,除继承家学外更加实践和研究,自制刻刀,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现在,他又收了南大美术系的一位研究生为弟子,算是传承有望了.”
琼都宾馆南新世纪花园是吴吉太的居住地.面北一间工作室内,一些水磨竹骨的折扇、红木折扇在桌上有序排列,更有各色刀具引起我的注意.这些被吴吉太称作鲫鱼背刀、雀舌刀、四棱刀、圆口刀等名称的刻刀都是他自制的,四棱刀刻字,鲫鱼背刀和圆口刀多刻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牙刻省级传承人,吴吉太有着不少辉煌的过去:作品入选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并成为联合国人居奖颁奖现场的表演嘉宾.可是,吴吉太更多谈的是他的伯父吴南愚和父亲吴南敏.
吴南愚,民国时期金石微雕之创始人,他能在米粒大小的牙面上刻百余字,尤善山水和人物.其于1927年所刻《红楼十二金钗》和《桃花源记》在万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声名鹊起.后在北京设缥缃馆美术社.
吴南敏18岁时跟随吴南愚学习微刻、浅刻技艺,技艺精进后,能在方寸牙板上刻6000余字.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南京开设铁铮美术社,民国政要多慕名前去定制牙板图章.不到20岁,吴吉太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竹牙刻.象牙精贵,所谓竹牙刻不分家,吴吉太的铁笔之路,就是从竹刻开始的.
竹筒筒身圆滑,且受竹面纤维的限制,到一定程度便不能再细,刻好不易.吴吉太边刻边学,一方面临摹“清四王”画之古风,一方面学书颜真卿“多宝塔碑”之精神.如此五年,才获得奏刀象牙板的机会.
“竹难牙易”,象牙质地坚实光洁,易奏刀,在“微”上更能见功夫.有了多年竹刻的基础,吴吉太腕力把握为主,目力次之,仅凭感觉,完成了象牙浅刻《唐诗八首》、《唐诗十首》,浅刻四条屏《江山多娇》等名作,奠定了自己在扬州工艺界的地位.
吴吉太只一女,选择了金融业.三年前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范雯静登门拜师.让吴吉太看到传承的曙光.“这孩子有书画功底,每个星期都上门来学,2011年考取南大美术系研究生后带了许多竹片去练习,现在只要回家,都要带一些作品让我挑挑毛病.”
袁氏石刻文武双璧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扬州石刻作品《孙子兵法》惊艳世博会案例展示厅.这是扬州艺人袁邦懿历时8年刻成的,全书13篇,2万多字,刻在一个汉白玉地球仪上,在石头上刻字难,在石头上刻2毫米的小字更难,在圆球形的石面上刻2毫米的小字更是难上加难.这件作品不但显示出艺人匠心独运的构思,更显示了艺人娴熟的操刀技艺.
扬州不产石,但石刻艺术却成为扬州八刻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渊源何在?据沈惠兰介绍,扬州盐业盛时,商人们发出盐船,在湘、鄂、赣、皖四省经销地卸空回程时,无压舱之货,为免江上风涛之险,故取四省佳石作压舱之便.同时四省产石地区还专为扬州提供城市和园林建筑用石.有财力又得此便,扬州用石颇能随心所欲,不仅采用湖石、黄石和宣石叠山,还选用乌峰、石笋和玲珑石来点缀园林.扬州建筑上也因此大量使用石材,这就促进了扬州建筑装饰石刻艺术的高度发展.
袁邦懿,久仰其名,1989年至1992年历时四年将《红楼梦》中240首诗词歌赋及21副对联刻在9块玉石板上,按章回顺序刻字成书,共计12135个字,让《石头记》真的成为石头记,引起海内外的关注.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这部石书题签《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
咏月桥畔咏月苑,我寻找到了石刻奇人袁邦懿.60岁的老袁今年就要退休了,室内窗明几净,孙儿环绕膝前,说到自己的这两部作品创作缘由,他一语道出天机: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这一生能完成两件重要的作品,一文一武,各具代表性,文的是《红楼梦》,武的则是《孙子兵法》,而《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精髓,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因此,我用地球仪来表现它.
1992年完成《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创作后,袁邦懿立刻投入《孙子兵法》石刻本的创作.历经10年,至2002年,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第一部石刻本《孙子兵法》暨中英文对照世界地球仪石刻作品终于问世.当年就应邀赴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人们惊叹于《红楼梦诗词歌赋全录》和《孙子兵法》的奇思妙想,却不知道背后刻画13年之久的艰辛,“创作的钨钢刀是自制的,50公斤石料是从邗江施桥肩背手提挪回家的.搞石刻作品苦脏累,灰尘又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传承不易.”石板上的耕耘一别10年,袁邦懿希望扬州八刻工艺的展示台上,石刻工艺不至于缺席.
金宝砖雕镶嵌名城
砖雕是扬州传统住宅建筑装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其精美的外在形式、丰富的内在意蕴,展现了传统建筑的艺术美.近年来,随着双东历史街区修葺工程的推进,一大批精美的砖雕作品在扬州会馆书院、寺庙祠堂的门楣上闪耀.这些作品的背后,与一个叫张金宝的砖雕艺人密不可分.
找到张金宝,是在街南书屋南侧的一处工地上.一身藏青色的西服,与工地上来来往往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格格不入.可就是这个46岁的中年人,为扬州砖木雕工艺的传承、为古城的复兴作着添砖加瓦的积极努力.
与竹牙刻一样,砖木雕在扬州工艺界也是不分家的,砖雕艺人基本上都有木雕艺人的经历.张金宝20岁时随邗江红桥周庄一位姓唐的师傅学木雕,在学徒的一年时间里,张金宝的创作对象就是一种:居家大床.刻一些麒麟送子、八仙过海、二龙抢珠的吉祥图案.
但就这一年,让张金宝掌握了砖木雕之深雕、浮雕、镂空雕的一些基本技法.为他日后走向砖雕传人创造了条件.
离开唐师傅后张金宝转到古建行业,正式接触砖雕.他善于揣摸,针对木柔砖脆的特点,他在作品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启用了电磨等新式工具,使自己的工作效率相应提高了一倍.量尺寸、通底稿、复印砖、黑笔描、水浸泡、阴晾干、切割、粗坯、细磨、叠层次、水洗、出细,直至最后的开鸟眼、做羽毛等了手活.效率提高了但这些工序一样都不能少.
张金宝的作品逐渐受到了古建专家的认可,逸圃修缮工程、吴道台宅第修缮工程、街南书屋修缮工程……一大批在扬州有影响的工程落在了张金宝的名下.直到最后,瘦西湖的凫庄工程也慕名找到了他.张金宝的砖雕技艺,在凫庄古屋屋顶的“山花”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山花有蜻蜓立荷叶雕砖,张金宝所雕蜻蜓爪子,比一根牙签还要细!精湛活计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张金宝的砖雕工程,做到了淮安府衙的修缮工程,做到了古徽州的砖雕古村落,甚至走出国门,做到了英国的“扬州园”里.
当我漫步于扬州的老街深巷,入目的门楼、山墙,或是檐脊、影壁,说不定邂逅的正是一块张金宝的作品,砖面寄寓的对福禄寿喜等理想的期盼,让我对古城扬州充盈了内心的欢喜.
八刻复兴就在今日
去年,来自泰州的一则消息在扬州八刻工艺界引起反响,溱潼砖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扬州砖雕能不能申遗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王克表示,申报“非遗”的条件很严格,例如,这项技艺是不是有百年历史,传承谱系是不是健全,历史沿革是不是一脉相承,艺人是不是还存在,技艺现在是不是还是活态的等等,只有符合了申报条件,才有可能申报.
扬州八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惠兰表示,扬州砖雕没有谱系,也一直没有传承人,如张金宝,从学于民间艺人,前后也不过二十余年,现在,虽说也收了一个连云港的年轻人学习砖雕,但没有一个完整的传承制度,仅凭兴趣维系终究不是办法.
扬州砖雕技艺曾经失传过,现在在贺庆涛、孙玉根、张金宝等人的手中得以复兴,但我们一定要着眼于技艺传承链的绵延,如木雕赵如柏的带徒,玉雕顾永骏的带徒,剪刻纸张慕莉的带徒,无一不是得到政策的眷顾.对于其他“濒危”艺种,也应以此为例,广泛普查,在相关院校开设专业班培养人才.对于牙刻的传承,因为大象是国际濒危保护动物,所以提倡对雕刻材料进行改革与创新.
扬八刻,刻台阁;深浅雕,广陵潮.在这里,笔者真心希望通过专业人士的努力和相关政策的确定,使扬州八刻家庭成员齐全,在扬州文化的殿堂里镌刻下永久的痕迹.
来源:新浪收藏
TAG:
寻找扬州八刻传人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